加密市場快訊

關稅衝擊下的理性投資與風險管理策略

關稅調整對就業與市場的初步衝擊

日前行政院公布,對等關稅措施預估會造成就業人數由12萬人下修至4.2萬人,勞動部長洪申翰也提出4點補充,強調「會審慎應對」。關稅政策看似只牽涉貿易,但背後牽動供應鏈、消費及資本市場,是新手投資人不可忽視的變數。

理解關稅衝擊的傳導機制

你可能好奇,關稅如何從國境外的稅率,波及到你手中的資產?簡單來說:

  • 成本上升:進口關稅提高,國內廠商進貨成本增加,利潤空間縮小。
  • 價格傳導:部分成本會轉嫁給消費者,推升物價,壓抑消費意願。
  • 就業縮減:勞動部預估的衝擊數字,即是因為外銷訂單變少,廠商縮編人力。
  • 資本市場波動:企業展望轉弱,法人短期買盤減少,股價易遭賣壓。

洪申翰的4點補充重點解讀

1. 維持出口競爭力:政府將加強拓展新興市場,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區域。
2. 鞏固關鍵供應鏈:鼓勵本土產業升級,並協助中小企業取得補貼。
3. 強化勞工轉職訓練:持續推動職能培訓,降低失業風險。
4. 審慎監控市場動向:隨時視整體經濟變化調整對策。

錯誤示範一:高槓桿追短線

有些投資人看到市場波動加劇,就急於用高槓桿操作,期望短期賺取差價。但如果企業營收因關稅下修而未如預期,倘若股價反向大幅走跌,強制平倉風險極高。

錯誤示範二:全面恐慌性拋售

另一種極端是「全部賣出」。儘管市場短期受擾,但若長期基本面仍佳,一味恐慌賣出,只會錯失反彈契機。保守投資者要避免情緒化決策。

保守也能活得久:核心–衛星配置法

在關稅衝擊的不確定時期,我們建議採取核心–衛星策略

  • 核心部位:選擇低成本且分散度高的ETF,如全球股債平衡型ETF,作為組合基礎。
  • 衛星部位:可配置少量加密資產或新興市場ETF,適度增添收益來源。

ETF與加密資產的風險平衡

ETF優點在於:

  • 成本低廉,買賣方便。
  • 自然分散,可減少單一標的風險。

加密資產雖具高波動,但長期趨勢仍受區塊鏈技術推動。如果你僅以資產配置的5%投入,並設停損點,即可在追求較高報酬的同時控制挫折成本。

動態平衡與再平衡的必要性

市場波動時,核心–衛星的比例可能失衡。建議每季或當偏離原始配置5%以上時,進行再平衡,將部位調回預設比例。這種「賣高買低」的紀律,有助於規避風險、強化長期報酬。

展望未來:多元化與資訊跟進

關稅政策會隨國際局勢、談判進展而調整。新手投資人要持續關注:

  • 官方政策發布:如行政院、財政部公告。
  • 全球市場動態:美歐中等主要經濟體的貿易政策。
  • 產業趨勢變化:科技製造、綠能等新興產業的布局。

藉由多元化配置和及時跟進資訊,你才能在不穩定的環境中穩健前行。

邀請你從保守策略開始,並根據自身風險屬性調整配置。當你準備好邁向更高成長機會,再逐步加碼。保守也能活得久,才能走得更遠。邀請連結: https://www.okx.com/join?channelId=16662481